作文贵在真 ——读《翻书忆往正思君》有感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作文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读翻欢迎点击上方的书忆思君商洛市某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5年第六期(总第879期)
【按】本文首发在《中国教育报》2015年1月18日“读书周刊|教师书房”版。往正发表时有删节。有感
作为语文老师,作文我喜欢读书,读翻也喜欢藏书。书忆思君家里四壁都是往正通体的书柜,藏书数千册,有感很是作文享受坐拥书城的感觉。有相当数量的读翻藏书由人民文学、三联、书忆思君商务等出版,往正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感这些大出版社的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印刷,都代表着高质量,堪称行业楷模。
《翻书忆往正思君》的商洛市某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作者李昕老师在这几大出版社都有工作经历,浏览其简历就清楚地知道了。李昕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编辑室主任和社长助理。1996年被派赴香港,任香港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后任总编辑。2005年奉调回北京,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2010年任总编辑。2014年退休后在商务印书馆任特约出版策划人。我惊讶地发现我读过的书,有一些恰好就是由李昕老师编辑出版的,所以拿到李老师这部新著,还没有翻开来看,就怀了一种别样的亲切感。
读了一遍,爱不释手,再读一遍,又有很多感动与思考。就像李昕老师作为编辑,每每能够从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新的作者,挖掘新的素材一样,职业病使然,我在重读这本书时,也从中悟出了很多和中学生写作相关的启示。
首先,要有真故事。李昕老师说:“编辑是个有故事的职业。我几十年和文人学者打交道,编辑他们的著作,每一本书背后,都有故事。我写的文章,大体和这些故事有关。”中学生当然不大可能有李昕老师这样丰富甚至可以说传奇的经历,但中学生可以获得的启发是不要去编一个故事,而是要从身边人,身边事写起。
很多学生每每看到一个题目之后,才想着“奉旨填词”,思考要编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来符合这个题目的要求,事实上大可不必,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应试写作时,自然不缺乏素材,更不至于为了满足题目限定而编造一个故事。因为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具备专业作家的素养,编造的故事必然存在诸多逻辑硬伤,让人看起来很假。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先注意观察身边人,身边事,要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写作素材,而不是舍近求远,去做那些极端功利甚至是虚假的写作。
其次,要有真情感。从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看得到,李昕老师和每一个作者交往,都不是单纯地公事公办,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儿,而这种人情往来又都是以诚心诚意为基础,奉献出真情,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回报。书中写和王鼎钧先生、曾彦修先生等人的交往等,有些甚至是未曾谋面,只是书信往来,君子之交淡如水,把这些“淡如水”的故事记录下来,文章却如此真实如此动人。李昕老师说:“出版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出版人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正是这种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的真情感,才有动人的记录。
我常常和学生讲,你写的文章要先能打动你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别人,如果自己都不动真情,还幻想去打动别人,怎么可能呢?学生在写作时,他们更多考虑某个选材是否符合题意,而不是更多考虑这个选材是否曾经带给他最真实的感动。真正的心有所感,心有所动,才是写作最该迈出的第一步,否则就是走到了邪路上去了。古人云:“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再次,要有真思考。这本书记录的都是当代文化史上的风云人物,因此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很多当代历史的敏感事件和敏感问题,难能可贵的是李昕老师在撰写文章时对这些事件和问题采取的是直面的,而不是回避的态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事件和问题说清楚讲明白。李昕老师说:“我写的不过是文化人故事,但我希望读者从我的文章中不仅能看到故事,而且能够见出他们的人格力量,他们的价值理念,以及他们的个性光彩。”
在《为了对得起曾经的苦难——从邵燕祥致杜高的信谈起》一文的最末,作者这样写道: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印在书前的扉页上作为题记: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自己配不上自己受的苦难。 所谓“配不上”就是“对不起”,意味着白白遭受了苦难而一无所获。反过来说,要“配得上”就必须从苦难中觉醒,记住它并汲取惨痛的教训。 邵燕祥和杜高的晚年所做的,都是身体力行地实践这句话。 他们都对得起国家和社会,对得起历史,也对得起自己曾经的苦难。
这种议论是节制的,但思考又是深入的,能够带给读者无穷的回味。反观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很小就被自觉不自觉地灌输了某种错误的写作观念,觉得必须要选择“正能量”的题材,必须要有高大上的升华和议论,等等,这些都阻碍了他们落笔成文,阻碍了他们真正的思考。
最后,要有真文字。李昕老师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自然的,朴素的,温和而细腻,没有任何过度的辞藻堆砌,更不会为了煽情而端上大段的排比,甚至连成语都用得不多,这种朴实的文风,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尤其可贵。
中学生在写作时,受到了今天社会上华而不实文风的影响很大,看似语言华丽,但实则是空洞无物。他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堆砌辞藻,想要以语言的华美来掩盖思想的苍白,这非常要不得。子曰:“辞达而已矣”,语言是用来表达真情实感的,而不是用来炫耀的。写作中要努力学会说“人话”,而不要说那些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
以上所有这些“真”,一言以蔽之,就是“作文贵在真”。在“作文贵在真”这个角度上,李昕老师的这本书能带给中学生很大的启发,具有特别丰富的营养,因此,我非常愿意把这本书给广大中学生朋友。
想要购买这本书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地址:http://cathyhorner.com/html/59c69926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